试题查看

首页 >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> 试题查看
【多选题】

(2004年)甲乘坐长途公共汽车时,误以为司机座位后的提包为身边的乙所有(实为司机所有);乙中途下车后,甲误以为乙忘了拿走提包。为了非法占有该提包内的财物(内有司机为他人代购的13部手机,价值2.6万元),甲提前下车,并将提包拿走。司机到站后发现自己的手提包丢失,便报案。公安人员发现甲有重大嫌疑,便询问甲,但甲拒不承认,也不交出提包。关于本案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:

A、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,所以,甲的认识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
B.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,因而没有盗窃他人财物的故意,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,甲的行为成立侵占罪
C.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的财物,所以,甲的行为成立盗窃罪
D.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的财物,而甲又没有盗窃的故意,所以,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;又由于甲具有侵占遗忘物的故意,但提包事实上不属于遗忘物,所以,甲的行为也不成立侵占罪
查看答案解析

参考答案:

正在加载...

答案解析

正在加载...

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,该试题:

0%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

0%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

0%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

0%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

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

(二)被告人江某与被害人郑某是同一家电脑公司的工作人员,二人同住一间集体宿舍。某(2004年)可能构成战时自伤罪的情况是:A.预备役人员张某在战时为逃避征召,自(二)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,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,并(2004年)假如甲罪的法定刑为“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”,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(2004年)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:A.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(2005年)甲公司走私汽车获利人民币4000万元后,欲通过乙公司(非国有)的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