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,以下试题在2018/1/10日司法考试习题练习中,答错率较高,为:79%
【单选题】关于上诉权的问题,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?
A.法院一审判决宁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,辩护人认为处刑畸重提出上诉,但被告人明确表示不上诉,且不同意辩护人提出上诉。则辩护人的上诉有效
B.法院一审判决未成年何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何某要求上诉,但其法定代理人蒋某认为没有必要上诉r,不同意上诉。则何某上诉无效
C.刘某涉嫌走私罪一案委托两名辩护人金某和云某,一审宣判后,金某和云某对是否上诉产生了争议,金某要上诉,云某表示上诉无必要,而刘某同意金某的意见。则金某的上诉有效
D.在钱某伤害吴某案中,一审法院一并作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,被害人吴某不服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部分,于判决生效后13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。该上诉当然阻却了刑事判决部分的生效
网考网参考答案:C,答错率:79%
网考网试题解析:
[考点]上诉权
[答案及解析] C。上诉主体,又称上诉权人,是指依法享有上诉权的人。根据《刑事诉讼法》第180条的规定,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有:被告人、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;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、近亲属;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。要注意的是,由于上述主体所处的诉讼地位不同,《刑事诉讼法》对他们的上诉权限作了不同的规定。因此A、B项错误,C项正确。至于D项,判决的上诉期限已过。
查看试题解析出处>>
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